宿迁上市“20条”来了!
上市企业是城市的“金名片”,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近年来,宿迁一批“硬实力”企业、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涌入资本市场,全市A股上市企业已达11家,在苏北率先实现A股上市企业县(区)全覆盖。
01 加强上市后备资源培育
招引优质上市后备企业,围绕资本市场定位和企业上市条件,靶向招引一批科创属性强、发展潜力好的潜在上市企业,将企业上市规划纳入招商引资商务谈判中并推动落实。健全上市后备资源挖掘机制,精准筛选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业绩增长快的上市后备资源,建立市县两级上市后备企业梯队。保持市级重点层企业不少于10家、关注层企业不少于20家。培育上市后备企业梯队,针对不同上市阶段制定差异化培育方案,实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加快推动重点企业上市进程。动态保持后备梯队中股改企业不少于15家、辅导备案及提交IPO申请企业不少于8家。
02 优化企业上市服务帮办措施
提供分阶段全过程跟踪服务,指导企业做好上市规划、股改融资等工作,确保上市进程稳步推进。推动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对重点拟上市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涉及的土地房产确权、税费缴纳、证照补办等历史遗留问题,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协助企业完善相关手续,积极稳妥推进问题解决。
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对拟上市企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依法落实“首违不罚”和轻微违法行为免处罚免强制相关规定。坚持境内与境外上市并重,对拟上市企业进行精准把脉,指导企业合理选择板块。持续打造“宿迁西楚资本”上市服务品牌,分板块、分阶段、分类别组织公司治理、股份制改造、财务规范等系列专题培训活动。力争用3年时间培养不少于100名懂上市、善治理的企业高管队伍。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市级部门和县区负责同志“双挂钩”制度,常态化开展走访服务,助力企业解决上市难题。
03 加强与专业机构对接合作
积极对接交易所和区域股权市场,借助江苏证监局“一市一处”协同监管机制和沪深北交易所合作平台,畅通在辅和在审企业受理、辅导、验收、问询等沟通渠道。适时组织重点企业开展“走进交易所”活动,“一对一”提供企业内部治理、上市规划、问诊把脉等指导。发挥中介机构服务作用,加强与各大知名券商、会所、律所合作,组建企业上市顾问团队,支持中介机构选派经验丰富、执业良好的专业团队参与我市企业上市服务,提供高质量的辅导培训和行业研究。
04 加大政策要素支持力度
强化基金投资赋能,打造“政府投资基金+国有企业基金+市场化基金”相互补充的投资体系。
探索通过与中介机构战略合作等方式,推动“批量式”服务股改等上市前端工作,降低企业上市成本。支持企业对标上市科创属性要求,加强关键技术和核心环节专利申请,提升企业科创竞争力。支持企业引进、培养资本运营和科研攻关等高层次人才,加强重点人才各项服务保障。
05 提升上市公司发展质量
鼓励上市公司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展产业基础再造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上市公司产业链整合带动作用,鼓励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积极并购产业链优质资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督促上市公司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重大风险的监测预警、摸排处置,防范化解上市公司风险。
06 营造企业上市工作氛围
加强市县(区)两级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协作,推动市相关部门和单位整合优势资源,最大程度发挥上下联动效应。加大企业上市工作宣传力度,谋划举办系列资本市场专题活动,扩大资本市场“宿迁板块”影响。
来 源|宿迁市新闻传媒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