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今 两岸当携手并进——纪念台湾光复79周年学术座谈会综述
光明日报记者 张文骁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雨姿
1895年,当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在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台湾省籍举人与在京台湾省籍官员多方奔走,上书反对割台议和,表达台湾同胞强烈反对割台的决心和民意,是为“五人上书”。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在当年台湾省籍举人进京落脚的台湾会馆,“两岸携手并进 共创美好未来——纪念台湾光复79周年学术座谈会”于当日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及台胞代表认为,祖国大陆与台湾是不可分割、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纪念台湾光复,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抗战精神,共谋和平发展,同心致力于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台湾的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
日本在台湾殖民统治的50年间,台湾同胞抱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的信念,不畏牺牲,前仆后继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壮烈的武装斗争。
“因为台湾人有强烈的祖国意识,才会有激烈的抗日行为。”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荣誉理事长萧开平说,祖国即祖先之国,台湾人的祖先主要在明清时期来自大陆,姓氏血缘、宗教习俗、语言文化都与大陆一脉相承。
抗日战争爆发后,台湾同胞深知台湾的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救台湾必先救祖国,先后有超过5万人奔赴大陆参加抗战。台湾同胞的抗战是抗日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根据《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包括台湾及澎湖列岛等应当归还中国。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告“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并在台北举行“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
“自1945年开始,每年的10月25日是一个令人心情沉重的日子,在这一天缅怀众多先烈的奋斗牺牲,同时也是一个令人喜悦高兴的日子,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会长林铭聪说。
回顾台湾光复历史,台盟中央宣传部部长穆学锋表示,历史不会忘记,在日本殖民统治者霸占台湾的50 年里,台湾同胞始终心向祖国,坚守民族认同,保持民族气节,与日本殖民统治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历史不会忘记,在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台湾同胞自觉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未来结合起来,为全民族抗战作出牺牲和贡献。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正确认识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台湾光复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前,台湾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大肆宣扬其“台独”分裂主张,是背弃历史、数典忘祖。“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苏伟说。
台湾光复的历史同时也说明,两岸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的努力。正如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常务理事林垂益所说:“过去两岸人民可以不分党派和身份,为了民族存亡和摆脱殖民的共同目标而放下分歧、携手奋战,现在也一定可以为了两岸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而化解冲突、对话合作、携手并进。”
两岸关系的希望在青年。从2014年开始,全国台联每年举办台湾光复纪念活动,将“反殖民与台湾光复——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展”和台湾光复历史知识讲座带进学校、社区。“我们将继续举办系列活动,让更多的两岸青年参与其中,鼓励青年做两岸历史的学习者、两岸关系的思考者,并融入两岸交流中。”全国台联文宣部宣传处处长聂晶说。
北京商贸学校台湾省籍青年教师吴怡桐表示,台湾光复不仅是两岸的共同记忆,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财富。两岸青年应牢记历史使命,维护两岸和平和国家统一。“两岸青年有很多共同点,可以加强交流、增进理解,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吴怡桐说。
扩大交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座谈会上,故宫博物院国际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副处长齐玥分享了故宫文物从分离到团聚的故事。抗战期间,为防止故宫文物受损,故宫人带着一万余箱文物南迁,辗转十余年,部分文物被运往台湾。一直到60年后,两岸故宫合办雍正文物展,这些文物才再次聚首。
过去这些年,故宫博物院不仅与台北故宫博物院保持一定的交流,与台湾的民间机构、专家学者也保持联系。“经历岁月风霜的洗礼,即使隔着一汪海峡,两岸同胞始终有着双向奔赴的情感联结和热切期盼。”齐玥动情地说。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李应博认为,两岸融合发展,首先应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两岸融通,以中华文化为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要深化两岸民间交流,对于台胞来大陆观光旅游、交流访问、投资置业、求学培训、生活定居,给予最大程度的便利。
作为本次座谈会的主办方之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同时也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纪念馆副馆长赖生亮表示,纪念馆作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重要场所,将一如既往地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通过举办展览、学术研讨、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促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增进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
来源:光明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