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畔唱响英雄赞歌——市委台办、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开展清明祭扫杨公墓活动
“大运河畔响歌声,齐声颂唱杨泗洪,赴台抗日杀倭寇,视死如归保疆国……”清明节来临之际,一曲《歌颂英雄杨泗洪》在东关口历史文化公园杨公墓唱响,表达了对这位在甲午战争后为抗倭保台而殉国的民族英雄深深的追思和崇敬之情。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台湾光复80周年,也是宿迁籍民族英雄杨泗洪抗倭保台殉国130周年。为缅怀抗日英烈丰功伟绩,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4月3日上午,市委台办、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杨泗洪亲属代表、宿迁学院师生代表来到杨公墓祭扫,向杨泗洪将军像深深鞠躬,敬献花篮,并咏唱了《歌颂英雄杨泗洪》之歌。市委台办主任崔岩、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主任马东参加活动,市委台办副主任姜亚新主持。
循着质朴而深情的歌声,大家仿佛听到了杨泗洪在民族危难之际,不要官、不内渡,坚志拒敌身报国的铮铮誓言;好像看到了杨泗洪率领黑旗军和义军在外无援兵、内缺粮饷的情形下夺云林、克北斗,打得倭寇仓皇北逃的英勇战绩;加深了对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共御外侮,海峡两岸不可分割历史的认识,更加坚定了维护祖国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杨泗洪,字锡九,号茂龄,宿迁城彤华街人,自幼习武,好打抱不平,后弃学从军。曾参加中法马尾海战,在战争中屡立战功。光绪十五年升任镇标左翼统领,后任台湾镇总兵。
1895年4月,腐败的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同时命令守台官兵内渡回大陆。此时的杨泗洪任刘永福黑旗军的副帅,率领台湾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他率军英勇作战,身先士卒,奋不顾身,驰骋台湾岛南北,在安溪、新竹两地大败日军,令日寇闻风丧胆。被誉为"黑虎将军"。1895年8月,在落虹桥追击敌寇的战斗中,不幸中弹,在弥留之际,仍密令军中不得发丧,做到主帅丧而兵犹胜,殉国时年49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